-
【本溪招商】中国与东盟贸易30年增85倍 产业链合作迈向纵深
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年来,贸易规模扩大85倍,东盟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,中国连续12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。双方通过优化招商引资环境、深化投资合作,在制造业、基础设施、数字经济等领域形成全方位合作格局,互联互通建设成效显著,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强劲动力。 (一)贸易合作提质升级。30年间,中国与东盟贸易结构从传统大宗商品向高新技术产品、机电产品转变,贸易新业态蓬勃发展。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后,双方关税壁垒进一步降低,跨境电商、市场采购贸易等新模式快速增长。广西凭祥口岸作为中越边境重要枢纽,年出入境货物量突破千万吨;云南磨憨口岸依托中老铁路,实现跨境货物运输"当日达",有力促进了区域贸易便利化。 (二)双向投资形成良性互动。截至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的6月底,中国与东盟相互累计投资总额超3100亿美元,制造业、农业、基础设施成为投资重点领域。中国企业在东盟建设的汽车产业园、电子元器件工厂,带动当地产业链升级;东盟国家在华投资的农产品加工、绿色能源项目,丰富了中国市场供给。苏州工业园区、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合作平台,成为双向投资的重要载体。 (三)互联互通网络持续完善。中国企业在东盟开展工程承包合作累计完成营业额近3500亿美元,建成一批标志性项目。中老铁路连接昆明与万象,实现老挝从"陆锁国"到"陆联国"的转变;印尼雅万高铁将雅加达与万隆通勤时间缩短至40分钟;中缅油气管道每年输送原油千万吨级,保障区域能源安全。这些项目构建起横跨陆海的互联互通网络,推动形成"小时经济圈"。 (四)新兴领域合作亮点纷呈。数字经济方面,中国与东盟共同建设跨境电商平台,推动移动支付互联互通,马来西亚、泰国等国的榴莲、山竹通过电商渠道进入中国市场。绿色经济领域,双方在光伏电站、风电项目、新能源汽车等方面合作密切,中国企业在越南建设的光伏电站年发电量超10亿千瓦时。农业合作持续深化,杂交水稻技术在东南亚多国推广种植,助力当地粮食增产。 中国与东盟贸易规模的持续攀升,彰显了双方经济的高度互补性和合作韧性。随着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,双方正从传统贸易伙伴向全方位战略合作伙伴迈进,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-东盟命运共同体奠定坚实基础。
2025-07-07
-
【本溪招商】本溪审计局聚焦“三个实”强化培训驱动招商引资赋能提质增效
在本溪市审计局组织的一场专项审计培训中,围绕“三个实”原则精准施训,显著提升审计人员履职能力,支撑“五个本溪”建设中的招商引资与经济发展工作。这场培训夯实了审计基础,强化了服务营商环境优化的实效,助力本溪市在招商引资中提供高效审计保障,确保经济高质量发展。 一、紧扣实际需求精心规划培训方案 在2023年,本溪市审计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审计人员能力短板,深入分析了审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与新任务。该局组织专业人员调研审计法律法规模糊点和业务难点,最终制定了一套系统培训方案。培训内容涵盖了新修订审计法及国家审计准则的全面解读,并针对预算执行、经济责任等重点审计领域开展专题教学。通过这种方式,本溪市审计局确保培训内容紧密结合实际工作需求,如优化审计流程提升招商引资项目审核效率,避免形式化培训。 二、结合实践经验构建高效主讲体系 本溪市审计局本次培训由局领导牵头担任主讲团队核心,并邀请审理部门负责人、大型审计项目主审及业务骨干共同参与。培训强调实战导向,主讲团队利用真实审计案例和工作经验进行深入剖析,分享实用审计方法和技巧。例如,针对经济责任审计中常见的疏漏环节进行针对性讲解,帮助学员识别招商引资项目中的潜在风险点。本溪市审计局通过案例教学强化审计人员实操能力,营造了互学互鉴的氛围。 三、突出实效成果提升审计综合能力 通过集中培训,本溪市审计局干部群体成功夯实了理论基础,拓展了业务知识面,强化了质量意识与创新思维。参训人员一致反映,培训激发了持续学习动力,增强了服务招商引资项目审计的专业性。培训效果体现为审计人员在执行任务中提升效率与精度,例如在项目审计中更快识别财务风险,支持本溪市招商引资战略顺利推进。本溪市审计局强化成果导向,推动审计质量实现新突破。 四、深化审计服务赋能区域发展大局 本溪市审计局本次“三个实”培训不仅聚焦内部能力建设,更注重融入地方发展大局。培训成果转化为审计实践后,助力本溪市优化营商环境,如加强对招商引资企业的精准审计监督,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。长远来看,本溪市审计局将持续推广此类务实举措,确保审计工作有效服务“五个本溪”建设,强化招商引资安全保障,彰显审计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基础作用。
2025-07-07
有想补充的信息?点我投稿

- 联系我们
- 企业入驻
